切换城市

首页
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
崔士光

崔士光 暂无评分

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

讲师官网:http://cuisg.sougen.com.cn/

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(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)
仅需5.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,仅限聘请讲师授课

崔士光二维码
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
任意分享朋友圈
  • 查看详情>> 那么,什么是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呢?“色”与“空”在本体上是一致的,也就是非有非无,亦有亦无,要心无挂碍。佛教中有“空相”、“实相”之分,但最终都会归人“实相”。“实”就是事物的本体。我们知道,所有的颜色都是会褪色的,所有的大楼都是会倒塌的,这就是实相丨多少年过后,随着时光的流逝,归宿都是走向虚无。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房子是寄居之所,你的容貌也是寄居之所,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,走完一生,也都如同浮萍一般,所有都是过眼云烟,走一走,停一停,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。人生不断循环,出生了,去世了,一代又一代人就是这样的。所以说,当我们想明白了这些道理,就会发现,我们日常的很多烦恼,本就是鸡毛蒜皮,不足一提,根本没有必要挂在心上。这就是一切皆空。 再举一个例子,花在夏天的时候开得姹紫嫣红,这个颜色是存在的吗?也许是存在的,但它是假的。为什么呢?晚上天黑了,谁还能看得见姥紫嫣红?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说,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花的。对一棵树来说,一年四季开花的时间多,还是不开花的时间多呢? 自然不开花的时间多。但是人常常会被短暂的开花时间所迷惑,认为花才是恒定的存在。 按照这种理解,世界都是空的,那么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?佛教的逻辑是讲因缘,才能由空生有。万物都是由因缘结合而成。举例子来说,有了一粒种子,它一定能够发芽吗?不是的。它必须要有合适的时机,有水,有土壤,有阳光,才能成长。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经常在一起,一定能够发生爱情吗?也不是的,同样也需要因缘,需要两个心的契合。甚至是一块木头变成座椅板凳,许多石头被垒成房屋,也是因缘际会的结果。我们经常说无中生有,也有这个意味在里面。比如说,你有一块木板,要把它做成一个箱子,那是因为木板的“有”才变成了箱子的形状,还是因为木板本没有形状,才能变成箱子?在佛教看来,两者都不对。木板本是无,箱子也是无,因为万物凡事如此,没有才是最好,有了就受拘束,也就成为了“假象”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《心经》接下来说“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”,把这个问题说得更加具体。“垢”是有染于“贪”、“嗔”、“痴”,而缺少了“戒”、“定'“慧”。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污迹斑斑。一个人若总是贪婪,就要用“戒”,控制过多的私欲t一个人若总是在抱怨,就要用“定”,控制自己的妄想之心,一个人若总是痴迷,就要用“慧”,控制自己的思维走人极端。然后再循序渐进,每天增一分善性,将佛法放于心中,用心把天地万物认识清楚,一切便将融会贯通、左右逢源,方达到了“圆融”境界。 上面所讲的是常人的做法,在佛看来,依旧是双重肯定然后双重 否定的逻辑。心中本没有污垢,也就等同于清净丨内心不受污染,又何谈去净化心灵丨在贪、嗔、痴不存在的同时,戒、定、慧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。六祖慧能的偈语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佛家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心如止水的恒定状态。不生是非心,就谈不上灭是非心,不生贪欲心,就谈不上消除贪欲心,心中没有那么多肮脏的想法,就谈不上净化心灵,心中不会增加更多的欲望,就谈不上减损这些欲望。《心经》的养心之道就在这里,它教会我们立足当下,守住本心。 尘俗中的人之所以会痛苦,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能守住空寂,让本性归于寂然。大家总是无休止地过多追求虚妄之物,增一分嫌多,减一分嫌少,太多的希望造成了太多的失望,最后总会生怨恨之心,难以平和。佛经中一次次地阐释,不断地说“无妄心,自无离苦”,天下万物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,与其过于执着,莫不如不要起点。既然不想有失去的痛苦,就没有必要先去得到I既然不想有太多的失望,也就不要有过多的希望。这样去想的话,心就能够安定下来。比如说,春天的时候不去播种土地,秋天的时候当然没有收获。同理,花没有开,当然不会落》感情没有萌生,自然不会失恋;人没有了胡思乱想,自然不会有离愁悲苦。这并不是消极地去逃避,而是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。试想,如果心胸能无限地扩大,用一己之心去爱天下人,用一己之力去做天下事,心在天下,那么,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帮助,找到感情。这就又回到了前面所讲的“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”,做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,时时观照自己,时时反思自己,不迷于色心,不迷于“受想行知”。很多事情要反过来想一想,顺一顺,还给心灵自由,只有心空了,世界才能进到心中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讲到这里,我们会发现佛教中的“空”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观点和概念。“空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没有,它是一种有和无的结合,非有非无,亦有亦无,这才是“空”的根本特征。这一点理论上确实很难理解。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:萧瑟的冬季,当树木的枝叶都凋落了的时候,问问自己,树的枝头有东西存在吗?表面上看是没有,也就是“空空如也”,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假象,待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,树木上自然会长出新的枝叶来,这时候就变成了“有”,然而在这花开的一瞬间,又是花必然凋零的开始。佛教就是这么看问题的,冬天的“无”孕育了春天的“有”,而在“有”的一瞬间,会转向“无”。如此的“有无相生”,才是“空”。用这样的认识论观照世间万物,我们就会想通,当拥有的时候,是失去的开始,当失去的时候,才有了得到的可能。万事万物本都照向“五蕴皆空”,只有在意识到它们的存在,还能够无牵无挂地把他们放弃,居心意可有可无之间,处亊以不即不离为法,方是最佳之道。 众生能够彻悟这个道理,其实是很难的。拥有的时候能够放下,失去的时候能够淡然,这是多么洒脱的境界。佛即是如此。说到根柢,佛也是从普通人修为而成的,众生如果悟到了,众生就是佛。佛如果迷了,佛就是众生。 前面我们讲过,佛教认为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真空实相,所有的事物最后都会归于即灭,归于无,归于空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所有事物自然是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从逻辑上看,这是一个双重肯定又双重否定的命题。佛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把宏观和微观放在一起思考,所有的事物都分成两面去看,但并不分主次。因为从宏观的角度看微观问题,微观的差异并不重要I而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宏观问题,很多争执也就没必要落在实处。所以说,佛教讲“不生不灭”,本是肯定,也是否定。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,事物没有开始,自然也就没有结束,甚至也就没有过程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同样的道理,因“空”性而生,万物因缘无,凡是因缘是不是永远存在呢?不存在,因缘不是永远存在的。拿人和人的关系来说,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了再见,这一生真的就再也不见了。很多人朝夕相处了几年,待到分开后,可能也就是永别了。人生就是这样,有了很多的因缘,我们就要珍惜,因为因缘都是一时,绝不可能是一世,到了一定的时候,多么亲密的两个人都要分开,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吧。而且因缘是不能强迫的,俗话说得好,强拧的瓜不甜。一些形有者,形色之有,无不是假,让人能够看得见,摸得着的,都是不存在的。有时候我们说,一个人会为了一棵歪脖树而放弃整片森林,为了一朵玫瑰花而放弃整个春天,这就是过于执着,没有看破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只因为一点而忘记了所有,走入人生的迷途。 受、想、行、知是五蕴中的另四类,和“色”所代表的意思也有相通之处。什么是“受”呢?就是外面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感觉和快乐。比如,我们有时候在春花秋月中感受到鸟语花香,这是一种“乐受”,在凜冽的寒风中走过泥泞的道路,这让我们痛苦,因而是一种“苦受”;而当我们超脱其外,甚至把暴风雨看做是另一种人生的风景,忘记生活中的苦与乐,从容淡定地面对任何事物之时,就到达了另一个更高的层面“舍受”。 “想”是什么?佛教讲自身的思考、自己的想象,也就是心对外在事物所进行的一种取相。人生不免遇到很多问题,有了苦、有了累,很多人就会考虑怎样才能摆脱痛苦,怎样在困境中找到快乐;而当快乐的时候,比如说金钱充裕时,很多人就会想,怎样才能让自己更髙兴,更潇洒?这都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状态。但是在佛家看来,这也是一种执着,因为人生无尽,思想中的快乐和痛苦也不过是虚幻一场。 但是,“想”之后还要做出行动,这就是“行”。当我们有想法的时候,下一步就会步人行动,当然,付出行动也是一种必然的情势。再下来是“五蕴”的最后一种,那就是“知”。以“色”为开始,它本身是一个客观世界,继之的“受想行知”,乃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。从实际情况来讲,每一个人的“受想行知”,都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有所改观,这也是因为我们的心境在不断提升。所以有时候,当我们回头再看幼时所做的一些事情,就会觉得很可笑,回头再看那些年少轻狂的经历,也会觉得很无趣。诸如此等,还是因为随着岁月的不断向前,我们自己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有了不断提高,对外在事物的修养也有了不断的提升。 尘俗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五蕴,我们看到的东西,接触到的事物,做出的行为,头脑中的认识,这就是普通人看世界,多多少少总还有些执著。佛教中却不是这么看的,从佛理的角度讲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知这五蕴,如果强行将其分开,也就不免落入尘俗之中了。比如说, 我们前面一直提及的菩萨,他有着般若大智慧,直接就看到了本质,那就是“五蕴皆空”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知,不过都是一场“空”,虚幻一场,什么都没有,什么也都不曾存在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同样的道理,因“空”性而生,万物因缘无,凡是因缘是不是永远存在呢?不存在,因缘不是永远存在的。拿人和人的关系来说,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了再见,这一生真的就再也不见了。很多人朝夕相处了几年,待到分开后,可能也就是永别了。人生就是这样,有了很多的因缘,我们就要珍惜,因为因缘都是一时,绝不可能是一世,到了一定的时候,多么亲密的两个人都要分开,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吧。而且因缘是不能强迫的,俗话说得好,强拧的瓜不甜。一些形有者,形色之有,无不是假,让人能够看得见,摸得着的,都是不存在的。有时候我们说,一个人会为了一棵歪脖树而放弃整片森林,为了一朵玫瑰花而放弃整个春天,这就是过于执着,没有看破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只因为一点而忘记了所有,走入人生的迷途。 受、想、行、知是五蕴中的另四类,和“色”所代表的意思也有相通之处。什么是“受”呢?就是外面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感觉和快乐。比如,我们有时候在春花秋月中感受到鸟语花香,这是一种“乐受”,在凜冽的寒风中走过泥泞的道路,这让我们痛苦,因而是一种“苦受”;而当我们超脱其外,甚至把暴风雨看做是另一种人生的风景,忘记生活中的苦与乐,从容淡定地面对任何事物之时,就到达了另一个更高的层面“舍受”。 “想”是什么?佛教讲自身的思考、自己的想象,也就是心对外在事物所进行的一种取相。人生不免遇到很多问题,有了苦、有了累,很多人就会考虑怎样才能摆脱痛苦,怎样在困境中找到快乐;而当快乐的时候,比如说金钱充裕时,很多人就会想,怎样才能让自己更髙兴,更潇洒?这都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状态。但是在佛家看来,这也是一种执着,因为人生无尽,思想中的快乐和痛苦也不过是虚幻一场。 但是,“想”之后还要做出行动,这就是“行”。当我们有想法的时候,下一步就会步人行动,当然,付出行动也是一种必然的情势。再下来是“五蕴”的最后一种,那就是“知”。以“色”为开始,它本身是一个客观世界,继之的“受想行知”,乃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。从实际情况来讲,每一个人的“受想行知”,都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有所改观,这也是因为我们的心境在不断提升。所以有时候,当我们回头再看幼时所做的一些事情,就会觉得很可笑,回头再看那些年少轻狂的经历,也会觉得很无趣。诸如此等,还是因为随着岁月的不断向前,我们自己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有了不断提高,对外在事物的修养也有了不断的提升。 尘俗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五蕴,我们看到的东西,接触到的事物,做出的行为,头脑中的认识,这就是普通人看世界,多多少少总还有些执著。佛教中却不是这么看的,从佛理的角度讲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知这五蕴,如果强行将其分开,也就不免落入尘俗之中了。比如说, 我们前面一直提及的菩萨,他有着般若大智慧,直接就看到了本质,那就是“五蕴皆空”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知,不过都是一场“空”,虚幻一场,什么都没有,什么也都不曾存在。

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

0755-83802522

周一至周五 09:00-18:00


可信网站 百度信誉,放心访问 支付宝-特约商家 网络警察